-
【弘扬桂工精神,做奋斗桂工人】青春凝聚力量,挑战成就梦想——访我校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者3月26日至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顺利完成终审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共有3件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我校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应用专业李春叶等6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在王荣、朱司甲、郑文俊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参赛作品《“大、洋、怪、重”地名乱象背景下地名遗产传承之道:遗产资源论下的桂林地名挖掘、保护与开发模式探讨》荣获国赛二等奖。团队成员在决赛答辩现场时间: 22-04-13 浏览次数:1192
-
我校学生入选2022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22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学员名单,我校第十期青马班学员、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18级本科生、广西学联驻会执行主席林泳兵同学成功入选。据悉,2022年全国“青马工程”开设高校班、农村班、国企班、社会组织班、少先队工作者班。其中,高校班由团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同组织实施,按照“高校推荐+团省委选拔+团中央考核”的程序,共计招收100名学员,其中广西共入围2名,我校林泳兵同学作为2020年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班的一员时间: 22-04-13 浏览次数:614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陈正教授研究团队在混凝土多盐耦合侵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近日,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正研究团队在混凝土受氯盐-硫酸盐耦合侵蚀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海洋混凝土结构长期遭受氯盐-硫酸盐耦合侵蚀作用,而氯盐-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耦合侵蚀过程的精确分析一直是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和评估的关键点和难点。陈正教授团队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发现了氯盐-硫酸盐在耦合侵蚀过程中彼此竞争对抗作用的时效性和空间性,提出了考虑耦合侵蚀时间和空间依赖性的混凝土中氯盐-硫酸盐二维扩散-反应模型,解决了现有模型非竞争性和非时空变化性的问题,为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长期劣化过程的精准评估时间: 22-04-13 浏览次数:546
-
我校师生代表为越南校友、友人扫墓清明将至,为缅怀安葬于桂林市挂子山公墓的越南校友、友人,3月31日,受学校委托,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越南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中越师生代表前往“越南友人墓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代表一同参加祭扫活动。到达墓园后,参加祭扫活动的全体人员冒雨将墓群的杂草、树枝、淤泥等杂物清理干净。接着,学校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党委负责人祭扫仪式,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讲话:他向大家介绍了1951年-1975年间,在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277
-
研究生院组织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工作布置会为了全面做好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迈开高水平建设发展步伐,4月7日,研究生院在雁山校区起文楼第四会议室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工作布置会。学校副校长孙杰远出席会议并讲话。首先,孙杰远围绕“学科评估”、“博士点培育立项”、“广西一流学科建设”三个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学位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源、博士点培育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一流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在为2022年学科建设工作指明方向的同时,强调五点要求:一是紧迫性。各单位要有紧迫性,学科评估时间紧任务重,要按照时间节点上交材料完成指标。二是政策性。各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642
-
我校留学生在2022年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创意视频大赛中喜获佳绩近日,在2022年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创意视频大赛中,我校老挝籍留学生堂天霖的作品《二八大杠》获得“卓越创意奖”。此次活动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9个视频作品参赛,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单项奖“最准发音奖”、“卓越创意奖”、“最优内容奖”各1名,“最嗨团队奖”1组,“网络人气奖”1名,共计11个奖项。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活动面向世界各地高校、机构、中文爱好者,通过“汉语桥”俱乐部 APP 这一学习、交流、互动平台,打破空间限制,跨越地区界限,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263
-
贺祖斌校长带队访企拓岗促就业 深化合作“双向奔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示范作用。4月7日,校长贺祖斌带队先后前往中国农业银行桂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桂林分行、中国银行桂林分行走访调研并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开展实习实训、加强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贺祖斌代表学校感谢中国农业银行桂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桂林分行、中国银行桂林分行长期以来对广西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644
-
【喜报】我校斩获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2年4月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培文教授作为首席专家领衔投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获得立项!本次申报全国共有130个投标项目获得立项,广西全区有2个项目获立项。谭培文教授获得本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意义重大、深远。于谭培文教授个人而言,达到了学术生涯新高度。2006年,谭培文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荣获人文社科研究最高级别奖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6731
-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激发活力 再创佳绩当前,我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新气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秉持“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乘势而上,持续取得重大进展,再创佳绩。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消息,我校国际学院教授霍林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沿线综合调查数据库建设”于4月3日获得批准通过鉴定验收,成果等级鉴定为“优秀”,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系统性研究中南半岛国家的数据库,自获得立项以来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因中期考核成绩优异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滚动支持,开创时间: 22-04-12 浏览次数:477
-
我校唐小付老师获2022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近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发文,公布了2022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结果。我校农学院唐小付老师荣膺2022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唐小付到马山县周鹿镇坛沙村指导韭菜花生产唐小付到马周村开展黑皮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唐小付到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水鸭塘村指导大棚黄瓜生产唐小付,中共党员,广西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西甜瓜产业服务团团长、广西蔬菜产业科技先锋队副队长。他扎根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一线20年,扶贫足迹遍布广西30多个贫困村,累计向贫困时间: 22-04-11 浏览次数:640